移動式建筑垃圾處理生產線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今冬我國大多數地區溫度較往年偏高,是個暖冬,但卻也成為了最難熬的冬天之一。“十面霾伏”讓不少身處華北、東北、西北甚至是華東地區的人們覺得度日如年,難以為繼。如果說建筑垃圾與霧霾的關聯,那也是建筑物拆除過程揚塵、建筑垃圾運輸過程不達標和處置過程不環保等會產生揚塵。據悉,我國的建筑大多數是以鋼筋混凝土為主的建造技術,多數本質上是廉價、快速的建造技術,這些建筑挺不過一百年就完蛋了。建筑施工時,建筑垃圾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有效清理,沒有采取圍護、苫蓋、固化等措施,建筑垃圾就有可能直接暴露于空氣之中,經風吹擾動、機動車碾壓等揚塵,增加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含量。如果不加以治理,在未來社會,人們不僅僅被霧霾所困擾,還將被建筑垃圾堆所掩埋。如何避免垃圾圍城危機的真實上演,甚至避免建筑垃圾給人們帶來的傷害,已經像如今困擾著我們的霧霾一樣,嚴肅地橫亙于我們面前。
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重復利用于廢棄混凝土和礦渣的可再生骨料和機制砂的使用數量的增長速度將是天然砂使用數量增速的兩倍。另外根據報告顯示,全球范圍內天然砂的存儲量正在逐步減少,而且在部分對砂石骨料需求巨大的發展中國家,天然砂的開采已經被法律所禁止。報告顯示,到2019年,一些國家的天然砂儲量將會快速消耗殆盡。所以建筑垃圾處理系列設備的應用,成功挖掘出了這些廢棄建筑垃圾的市場潛力。 建筑垃圾的有效處理有利于保護環境、減少填埋和露天堆放產生對地下水、土壤以及空氣產生的污染。使用建筑垃圾資源化再生產品,能相應地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在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下,建筑垃圾資源化行業的市場環境將會活躍起來,產業發展將加速騰飛,促進建筑垃圾資源化行業的產業化水平。目前,鄭州環球重工建筑垃圾處理設備在上海、北京、福建、山東、廣東、山西、湖南、河南等多地資源化利用項目中投產運營。